梓潼戏因梓潼而得名。梓潼,也称“七曲文昌梓潼帝君”或“文昌帝君”。道真自治县境内民宅堂屋中的“香火”(家龛)之上,除主供“天地国亲师”及本族氏门中“历代高曾远祖”外,每家必供“桂花院中七曲文昌梓潼帝君”。因“文昌帝君”是一位专司“功名(科第)”与“嗣续”的神祇,而“嗣续”、“功名”是人生至求。尤其“嗣续”因关涉“传宗接代”,对深受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传统观念影响的人们来说,更显重要。如何实现“嗣续”目标,除不可脱离正常方式的男女婚配,其祈求神灵之助也成为一种传统方式。因此,民间有供梓潼菩萨,祭祀文昌神的“上樟潼戏”的仪式(又称“道场”、“法事”),或因许愿而起及相应的还愿技法,故习称“梓潼戏”。用此戏敬奉“梓潼菩萨”。
梓潼戏作为一种十分古老的民俗文化形式,数百年来保存并流行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境内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4个乡镇,均有不同程度分布。最初是其三桥的“梓潼戏”。三桥“梓潼戏”从淮南启教,在清朝初年从涪陵传入,然后全县沿袭至今,故三桥镇成为道真“梓潼戏”故地。道真境内数有百种巫(傩)仪,其中5种是用人化妆操作来表演祭仪,具有戏剧色彩,是敬奉“梓潼菩萨”的主仪。三桥仡佬族“梓潼戏”属巫(傩)祭仪之一,唱腔独特、演出内容丰富,层次分明、服饰靓丽,具有仡佬族传统民族特色。其音乐打击也有节奏独特、欢快、婉约、明亮的特征,有别于道真内外其他地区的地方戏种,是道真地方传统戏剧的代表作或佼佼者之一。
黔ICP备17007894号  贵公网安备 52032502000022号  网站标识码5203250001
主办:道真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:道真自治县人民政府大数据发展中心 运维电话:0851-25821669